简历内容常见参假方式
简历是竞聘的敲门砖。然而现实情况是:无法否认,简历造假容易被钻空子。背调数据显示,简历造假情况相对比较普遍。参假率超过50%,而业内也有声称发现参假率高于85%的说法。通常求职者为了提高简历初选通过率,会对简历进行“优化”,如编造工作经历、岗位技能、学位证书等。
1.学习履历混乱,年纪和学习时间对不上号,自创学校名称、专业名称。
2.实习经历写成正式上岗经历,故意抬高在岗职位(组员写主管)。只是参与了项目或者项目组员却写成项目主要负责人。
3.打擦边球,夸大学历,实际学历专升本,写成全日制本科,高中写成大专。在职研究生,写成硕士。
4.把同事的工作成果写在自己的简历上,面试时,也能讲解出成果内容,毕竟一个部门,思路都懂,创造性不足。
5.技能水平一般说成精通,虚报工资收入,夸大前公司规模,夸大管理团队规模。
6.预留熟人号码充当背调联系人,应对背调,让熟人帮忙打掩护。更有甚者会委托违法企业,专业伪造信息,并提供背调联系人服务应对背调。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背调结果,可以自己下单自查。这样就能看到背调的结果 ,这对于求职者而言,非常有利,能够及时把握结果,从而拿到心仪的OFFER。具体查询方法是,点击此处(或者扫描图片二维码),然后填入自己的相关信息,支付背调费用,10秒钟就可以收到自己的背调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