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不可盲目进行,这5个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在深知背景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后,越来越多的招聘官注重背景调查了,并且积极地投入这件事情中。但是,建议面试官不要着急,在明确于背景调查的5个问题后,再开展背景调查也不迟。
1.背景调查的法律依据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合法,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原则,做背景调查也不例外。很多面试官之所以不做背景调查,是因为他们认为背景调查涉及求职者的隐私,是一种违法行为。事实上,背景调查完全不违背从民法到宪法的我国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时……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而这里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履历、离职原因、工作业绩等。背景调查,事实上就是法律赋予企业最好的保护。
2.背景调查应该征得求职者的同意
不少招聘官在进行背景调查的时候,会私下悄悄进行。他们认为这样的背景调查得来的信息才更加真实。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在没有征得求职者同意的情况下,就盲目展开背景调查,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这种很可能触碰法律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授权是背景调查中最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背调的关键一环。开展背调工作,我们既要保证授权的合规性,也要保证授权的便捷性。缩短授权时间,提高背调效率,也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防止人才流失。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面试结束的时候,直接告知求职者公司会对其展开背景调查。或者可以在公司的求职表模板中注明,会对求职者背景进行调查。正常情况下,求职者都会表示理解和支持。如果求职者极力反对这件事,那就说明这个人的简历中很可能存在造假信息。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剔除这个候选人。这样还大大节省了背景调查以及招聘的其他成本。
3.背景调查适用于所有岗位
在一般招聘官看来,只有中高层管理者、财务、技术人员等需要做背景调查。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建议所有的岗位都做背景调査。哪怕是基层的员工,如保安、服务员、保姆等。因为越是这些基层岗位,越容易存在信息造假行为,越容易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4.背景调查也适用于在职员工
背景调查不仅适用于求职者,对在职员工也同样适用。 一般情况下,在职的员工都是认可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企业对他们的能力和人品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的背景调查不需要像新员工那样全面,但也不容忽视。对在职人员进行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客户关系维护情况、工作流程、工作结果等。明确这些问题,有利于帮助员工解决问题,提升绩效。
5.背景调查要在发Offer(录取通知)之前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决定录取某个候选人的时候,企业才会开展背景调查工作。换句话说,当用人部门做出用人决策的时候,招聘官就可以着手开展背景调查工作。背景调查工作一定要在发 Offer之前,且背景调查结果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在发Offer之前做背景调查,能够帮助公司及时甄别不合适的人才,避免给后期的入职工作带来麻烦。
对调查结果存在问题的求职者,招聘官一定要果断婉拒。记住,不要直接告知求职者,之所以拒绝他是因为背景调查中存在问题,这样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
以上是做背景调査必须清楚的5个问题。如果你已经明确了这5个问题,那么就开始做背景调查吧。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背调结果,可以自己下单自查。这样就能看到背调的结果 ,这对于求职者而言,非常有利,能够及时把握结果,从而拿到心仪的OFFER。具体查询方法是,点击此处(或者扫描图片二维码),然后填入自己的相关信息,支付背调费用,10秒钟就可以收到自己的背调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