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会因为背调结果不通过而取消offer吗
一般来说,企业背景调查的目的不是深挖个人隐私,而是简历的真实性和职业操守,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企业找到最匹配的候选人。对于背调企业会依据背调结果作为录用的一个参考。但是在背调中,企业对这3种候选人基本是零容忍的。
1、简历造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中,何旻哲从开始的表现就让人关注,自信满满。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自带一股傲劲的实习生却因为简历造假而上热搜。
因为这件事情,他这段时间的实习考评成绩清零,并且也不会对外承认他的这段实习经历。
很多企业对简历造假都是零容忍,因为这代表候选人的品行和职业素养。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职场中简历作假不是个别现象,每10名求职者中会有5人在简历上“动手脚”。很多求职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就职机会,会刻意隐瞒、修改、美化其简历,“简历造假”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刚需。职场竞争激烈无可厚非,适当修饰简历可以理解,但其中的事实性信息绝对不能太随意。
背调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隐瞒学历、工作经历、原公司相关人员联系方式、或者提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职位职责、薪资信息,一经查出,都会被归为简历造假。直接影响求职者未来的职业道路。
2、背调造假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个候选人到某互联网大厂应聘,经过几轮面试后,顺利拿到了录用通知书。录用通知发出之后,HR要求他提供前任主管的联系方式来做背调。这个候选人让一位要好的朋友冒充他的主管。该大厂聘请的背调公司可是非常严格,几句话就问出了破绽;可想而知,该候选人因为背调作假,到手的offer被取消。
建议求职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背调就是走个形式。各大企业手里都握着一份职场“黑名单”,一不小心上了黑名单,可是后患无穷。人在职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3、道德败坏的候选人永不录用
大厂对于候选人的职场道德还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背调出候选人和公司签订了培训绑定协议,离职时却拒绝支付违约金;在职期间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却拒绝赔偿;职场中贪污受贿、骚扰女性员工等违法乱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仅是职业道德操守有问题,而是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惊动司法部门,可就不是简单的进黑名单的问题了。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背调结果,可以自己下单自查。这样就能看到背调的结果 ,这对于求职者而言,非常有利,能够及时把握结果,从而拿到心仪的OFFER。具体查询方法是,点击此处(或者扫描图片二维码),然后填入自己的相关信息,支付背调费用,10秒钟就可以收到自己的背调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