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在签订竞业协议时没有约定竞业限制补偿时,可按照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但请注意,法条并未规定,约定的竞业限制补偿金不能低于该标准。同时请注意,全国某些地方法规对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最低标准有规定。例如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月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
离职原因对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有无影响在离职前,用人单位解除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一般认为有效,因为这对劳动者而言没有太多损害。但为了避免争议,单位仍有必要在协议中明确可以随时通知终止竞业限制义务的履行。在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期间内,用人单位亦可随时通知解除竞业限制义务。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此时用人...
关于竞业限制的连带责任司法实践中,多数因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引发的纠纷都与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间到同行业或类似行业的新用人单位就业有关。此时,作为原告的用人单位往往以新用人单位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为由,将其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其与劳动者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对此,应如何处理,实务中素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既然新用人单位不是竞业限制约定中的订约一方,自然不...
一、终止竞业限制公司需不需要补偿 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九条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竞业限制员工不想解除怎么办 劳动者不想解除竞业限制的,必须要遵守与单位签订的协议规定,如果违规的话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而且不遵守的要承担违约责任。...
一、什么是竞业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为保护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限制离职员工不能去竞争对手公司上班,也不能自己创业成为竞争对手,具体的地域范围、竞品公司见竞业协议条款,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应该如何规避 表面上看,竞业限制协议并不是一个对员工单方面不利的协议,为了限制员工在离职后加入竞争对手公司,企业需要在限制期内付出一定数额的补偿费。而实际上,劳动者始终处于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不对等的被动地位,所以签约时,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必不可少。...
1,保密协议属于员工的法定义务,只要员工还在公司任职,就应该履行保密义务,并不需要企业支付补偿金。如果在保密协议中约定了补偿金金额,那么则按照约定金额进行支付。...
在职期间支付竞业限制补偿是否有效“竞业限制”系企业为保护其商业秘密而与劳动者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约束双方,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从而保护商业秘密不泄露。按《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